日前,由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世界资源研究所开展的“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中期结果发布。该项目立足在成都和青岛两个试点城市的研究进展,发布五份研究报告,从水资源、交通、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出发,探索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路径,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
“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以城市低碳发展为核心内容,是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下开展的探索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路径的国际合作项目,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的5个城市开展研究。项目在中国选择了成都市和青岛市作为试点城市,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的支持与指导。
两年来,世界资源研究所为成都市规划了低碳发展蓝图,在能源与水联系背景下分析预测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能效提高潜力、提出了改进城市交通需求的管理政策,并为青岛市分析了不同水源的制水能耗和成本、提出城市水资源能耗管理新理念、识别出青岛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综合解决对策,青岛市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说:“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卡特彼勒积极参与中国城市建设,并高度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世界资源研究所这一有针对性的项目为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和高参考价值,支持这一项目彰显了卡特彼勒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望项目的未来推进,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来来博士表示:“世界资源研究所愿意继续在卡特彼勒基金会的支持下,与国家发改委和两个试点城市开展紧密合作,在总结项目中期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发展洁净、安全和健康的城市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自1952年以来,卡特彼勒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为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带来生活上的转变,同时专注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和教育挑战,我们推行的项目重点关注教育、环境,并致力于满足人类生活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