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卡特彼勒掌门人前日否认中国战略改变

2007-08-17 01:05:03 卡特彼勒
    3月28日下午,来华访问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文斯先生在京接受采访,强调卡特彼勒一如既往的中国战略不会改变,将继续帮助整合中国工程机械包括柴油发动机产业。欧文斯首次披露,在适当的时候将合并山东机械有限公司(原山东工程机械厂)、徐州卡特(挖掘机)公司以及其他在华相关业务,组建中国卡特彼勒公司。
  收购,但没有恶意
  欧文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矢口否认卡特彼勒的“恶意收购”。他回顾,卡特在华最早的合资企业是徐州卡特彼勒公司,当时卡特彼勒持有60%股份。后来因为徐工集团资金方面的原因,卡特彼勒增持股份至今天的85%。这家合资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卡特彼勒全球供应系统的一部分,不仅能够生产一流的液压挖掘机,而且是具有世界统一标准的设备零件供应商,包括对卡特彼勒在日本及其他地区的业务都有合作。
  欧文斯说,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是卡特彼勒在全球通行的成功模式。他认为,事实证明这一合作项目是十分成功的,它给徐工集团带来了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徐工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欧文斯举例说,卡特彼勒甚至将一些徐工员工送到美国本土培训,并使他们成为业务骨干。徐州卡特还为徐工集团带来了先进的6希格玛管理理念。
  欧文斯继续提到与山东工程机械厂的合作,目前卡特彼勒仅持有这家公司40%的股份,“这一交易让卡特彼勒有权在2007年初收购剩余的股份。”他说,卡特彼勒从日本和徐州公司调集了优秀的管理人才,对山东厂进行了整合,首先提高了这家公司的劳动生产效率,在保证产品可靠性上作了很多工作。他认为“总体质量得到了提高”。
  欧文斯特别提到,这次在华收购是在得到了山工以及山东省政府的同意与批准下进行的,绝不是卡特彼勒的单独行为。
  欧文斯说,卡特彼勒在华收购有一个基本前提:是在合作伙伴、当地政府及卡特三方自愿、有共识的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正在与厦工集团的洽谈,也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如果山东机械有限公司(SEM)业务进展顺利,欧文斯称将与徐州卡特、天津履带等其他在华业务合并成立中国卡特彼勒公司,从而有效进入中国分销体系,继而推向全球,构成卡特彼勒在华生产基地。欧文斯承诺,“将引进卡特彼勒最新的装载机生产技术,参与市场竞争”。
  欧文斯公开表示了对没有收购成徐工集团的失望。他认为与凯雷公司等其他投标方相比,卡特彼勒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但他“尊重徐州政府和徐工集团的这一选择”。
  “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
  欧文斯明确否认有关其他在华收购活动。但他同时承认“我们还在与其他中国建筑设备和发动机系统的生产企业进行磋商。”他认为,在发动机方面卡特彼勒拥有世界最低排放标准的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目前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实现。
  他说,未来战略方向是最终在华生产卡特彼勒的发动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很多,卡特彼勒可以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行生产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在华置地从而进行独立生产。
  欧文斯明确表示,目前正在与2~3家的中国发动机生产厂家洽谈、接触,卡特多年以前就有过与上海柴油机厂进行技术转让的合作。
  为什么进入中国二三十年以后才进行收购,并在最近明显加速?对此,欧文斯回答,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战略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而是一以贯之地进行。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方式,从卖给中国产品到合作收购企业、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卡特彼勒始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协调,遵循商业规则,注重减少交易成本,尽可能广泛地把产品引入中国”。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欧文斯给记者的言外之意是正在选择时机。 这位卡特彼勒的首脑以其特有的典型作风表示,卡特彼勒所有在华收购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发展。他承诺与这些国内企业的合作,可以帮助他们做强做大,以更顺利地进入卡特彼勒全球供应制造体系,以及世界机械制造领域。
  欧文斯认为,中国机械制造业水平不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工程机械行业整体规模太小而且技术落后,装载机也仅仅具有15年前的世界先进技术。这一产业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比如美国、日本、韩国等。欧文斯认为,这一产业的特点表明大型企业集团的运作、规模化生产更符合需要。卡特彼勒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能够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有效的产业整合,合并成大型公司,建立起世界级的大型集团。
  只在受欢迎的地方投资
  那么卡特彼勒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呢?欧文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卡特彼勒自1950年开始在美国本土以外建厂,至今在世界各地已有278个生产机构,毫无疑问卡特彼勒追求的是全球化市场定位。他与中国企业合作探讨的是建立一体化的生产、研制、开发中心,包括进一步在租赁、物流等方面开展的全商业运作模式,从而提供全球化网络服务。
  至于整合后的中国自主品牌怎样保持和存在,欧文斯这样回答,卡特彼勒在华业务量不大,但是卡特品牌的内涵十分丰富,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十分强大,卡特品牌代表了高技术含量、良好的售后及维修服务以及客户价值等等。如果卡特品牌在中国能够像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的深入,中国用户将得到更大的实惠。他认为,拥有深厚内涵的品牌是卡特彼勒不同于中国企业的地方。
  公开提倡自由贸易、开放市场的欧文斯认为,中国20多年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外资的引进,包括卡特彼勒在内的众多美国企业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市场机会。他认为中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都不会有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困扰,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对于有关卡特彼勒收购活动的一些业内评论,欧文斯表示没有耳闻。他表示,没有得到任何有关中国政府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一些大型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规范、限制的政策和指示。他认为,中国政府一直支持这一领域合资合作项目的开展。他说,如果有相关政策,首先应该透明、公开。
  “我们只在受欢迎的地方进行投资。”这位卡特彼勒的掌门人强调
上一篇:卡特彼勒董事长兼CEO访问清华经管 下一篇:卡特彼勒恼火回应恶意并购